世界视点!人勤春来早丨铁路沿线农膜安全隐患整治指导意见
进入春季以来,大风天气明显增多。目前正是春耕覆膜关键时期,农膜空飘影响铁路运行的压力加剧。为提升铁路沿线安全水平,针对铁路沿线塑料大棚、农田地膜等农业种植设施,广大农业园区、生产基地和生产农户要落实主体责任、提高安全意识,按照“三查十看”要求做好铁路沿线农膜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,现提出生产指导意见如下。
(资料图)
铁路沿线农膜隐患整治现场技术指导
查设施大棚一看 有无棚膜加固防护不牢问题,加强安全维护。重点检查棚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,加强大棚抵抗外力的整体稳定能力,若发现老化或损坏的棚膜应予以拆除或更换。棚膜采用质地柔软的圆形或扁形专用压膜线加固,不宜采用钢丝替代,压膜线间隔不超过1米,使用地锚锚固,压膜线顶部和侧面用八字簧固定,农膜两侧基部用土块压紧压实。
二看 有无棚膜破损未修复问题,及时做好修复。棚膜有破损,会造成大棚内外压力不平衡。棚膜破损较小的,可通过内外包夹的办法修补棚膜,内外侧可使用黏合剂黏贴块状农膜修补,外侧修补农膜可选用0.08~0.10毫米厚度,内侧修补农膜选用0.01~0.015毫米厚度即可。闲置不用的温室大棚,棚膜破损严重的要及时清理干净。
铁路沿线农膜隐患整治现场技术指导 三看 有无棚膜使用年限过久问题,适时做好更换。对透光率要求高的作物,棚膜建议使用年限为1~2年,其他作物棚膜建议使用期限为2~3年。棚膜连续使用3年的温室,透光率损失过多,不利于土壤的消毒和改良,而且使用时间过久易造成安全隐患,建议及时更换。 查田间地头四看 有无使用不合格地膜问题,选用达标地膜。应选用符合《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》(DB62/T 2443-2019)标准要求的地膜,禁止使用脱标(厚度小于0.01毫米)聚乙烯地膜;有条件的农户可选用厚度0.014毫米以上、耐候期不小于360天的加厚高强度地膜,便于人工或机械回收。根据作物和茬口需求,选择不同颜色、功能的地膜。
五看 有无残膜散落田间未清理问题,及时捡拾回收。在当季作物生育后期、休耕期及翌年播种前适时进行回收。根据作物类型、区域特点、种植方式和生产规模采用人工捡拾、机械回收及人工捡拾+机械回收的技术方法。
六看 有无残膜乱堆乱放问题,及时转运处理。残膜捡拾后,切勿长期堆放在田间地头放任不管,应及时转运处理。如果要“以旧换新”回收兑换,贮存场所应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,避免露天堆放。地膜应经捆扎、打包后堆放,防止再次污染周边环境。存放地膜的上面不宜堆放其他东西,以免重压导致农膜相互粘连。
七看 有无地膜压边不牢固问题,做好覆土加固。膜边培土压膜7~10厘米,风大的地方畦面要每隔2~3米适当压土,并加大膜两边压入土的部分。高畦栽培时,应将薄膜压入畦沟底部,防止覆在畦腰部造成大风揭膜。铁路沿线要不定期复查地膜覆盖情况,如有封膜不严、跑膜现象,随时覆压,注意不要伤及幼苗。 查生产周边八看 有无废旧农膜乱堆乱放问题,及时转运处理。地膜、棚膜等残膜捡拾后,切勿长期堆放在田间地头、棚室周边或基地周边放任不管,应根据废旧农膜有无使用价值,及时做好分类处理和转运安排,运输过程中建议打包完整或采用封闭的运输工具,防止遗撒。
九看 有无农膜作覆盖用加固不牢问题,做好综合加固。地膜由于轻薄易飘起,不应作覆盖物使用。如使用棚膜作覆盖物,应用砖块、石头等重物在棚膜四周压紧压实,避免与铁丝、铜丝等尖锐物直接接触,骨架扎头、尖顶处锋口应先缠绕保护,避免撕裂棚膜,有加固不牢处应及时加固或更换。
废旧农膜悬挂高处形成安全隐患十看 有无残膜悬挂高处形成安全隐患问题,迅速消除隐患。落实好生产区域的农膜安全隐患整治之外,要时常检查和清理周边区域。及时清理农田周围树枝、屋檐上的塑料薄膜等轻漂浮物,做好回收处理,排除安全隐患。
铁路沿线农膜安全隐患整治前
铁路沿线农膜安全隐患整治后供稿: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赵海康 周继华
编辑:农小丽